
9月17日,沈阳药科大学42K校友在校本部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举行“五十周年再次相聚 续写一生沈药情缘”入学五十周年同学会。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校友齐聚沈药,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绵延半世纪的热忱之约。校党委副书记、牵头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副校长齐炼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翟鑫,辅导员老师代表张殿发、姚永珍、赫素清、徐芬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42K校友李雅娟主持。
忆岁月话发展 诉尽母校牵挂

齐炼文代表学校对42K校友荣归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情牵母校、倾注无尽关爱与坚定支持的校友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母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深切关注与鼎力支持。正是各位校友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始终践行“坚忍不拔,药济天下”的沈药传承,才让沈药这张名片愈发闪亮、誉满四海。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热切期待校友们常回家看看,重温青春岁月,共叙同窗情谊,见证校园新貌,继续为母校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共同携手书写母校未来更美好的篇章。
赠心意展情深 书画致敬母校

42K校友怀揣对母校的赤子之心,以笔墨为媒,向母校赠送书画作品,诉说五十年不变的沈药情怀。一笔一画,是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深深铭记;一墨一纸,是对母校未来发展的殷殷期盼。校友们希望通过这些书画作品,为母校校园增添文化底蕴,也为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桥梁再添一份温暖纽带。这份感情历久弥新,永续传承。
忆往昔念学子,传递师长温情

岁月如歌,师恩难忘。当42K曾经的辅导员老师赫素清走上讲台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表示,五十载春秋流转,无数校友始终与母校心意相连、与恩师保持联系。这段始于课堂却超越课堂的情谊,从未因光阴流逝而褪色。她满怀深情地向42K校友送上最真挚的祝愿。这段温情洋溢的发言,将五十年来的师生记忆细细串联,更让这份深厚的情谊在北国药苑继续传递、温暖人心。
忆往昔看今朝 弘扬沈药传承

42K药学系学生代表卜德云、制药系学生代表李杰、抗菌素制药专业学生代表王高峰发言。校友们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感恩之情。42K年龄最小的校友为1957年出生,提到此次相聚他们真挚地说“这既是纪念入学五十周年的聚会,更是一场寻根之旅”。1975年的10月,大家共同走进沈阳药学院的大门,从此有了共同的身份和名片,沈药42K。毕业后大家带着母校给予的知识与力量,捧起来了从事药学领域各项工作的“金饭碗”,至此端了一辈子。他们由衷祝愿母校在未来发展中创造更大的成绩,为国家培育更多药学英才。
述筹备谈初心 凝聚校友心意

筹委会召集人孙学文发言时表示,自今年春节后启动本次同学会筹备以来,各班联络人积极承担起责任,尽心尽力地与遍布全国各地的同窗们取得联系,重新串联起那段虽经岁月洗礼却未曾褪色的情谊。他动情地谈到,从1975到2025,五十载春秋更迭,大家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份对母校纯洁而深厚的情感,始终未曾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一直密切关注并深深惦念着母校的发展变迁。他衷心希望母校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焕发蓬勃的生机。
表感恩诉心声 见证双向深情

李雅娟代表42K全体校友向母校一直以来给予校友的帮助与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为此次活动倾注心血、无私奉献的老师、同学及师弟师妹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她表示,42K同学毕业后始终铭记母校教诲,传承光荣传统,不忘医药报国的初心,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积极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她期待,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42K同学们再聚首,共忆青春岁月,一同见证母校的辉煌历程,携手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忆青春诉眷恋 校歌承载深情

“马背上的药箱驮着昨天,我们的光荣写满万水千山……” 《北国药苑永远是春天》的旋律响起,校友们纷纷起身,这一刻,时光倒流,所有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化在传递沈药血脉的歌声里。
寻记忆品传承 感受母校发展

会议结束后,校友们前往南校区,走进校史馆,开启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溯源之旅。馆内的老照片、旧实验仪器、泛黄的讲义,瞬间勾起了大家的回忆。“看,这是我们当年的毕业合影!”一位校友在照片前找到了年轻的自己。五十年后再相见,纵使容颜已改,但同窗之谊、师生之情却愈发醇厚。他们曾是国家药学事业的建设者,如今虽是荣休之龄,但心中对母校的牵挂、对药学事业的热爱丝毫未减。
五十周年再次相聚,续写一生沈药情缘。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唤醒了42K校友们心底的岁月记忆,更让母校与校友的情感纽带愈发紧密。未来,学校将继续与广大校友携手同行,在医药事业的道路上,共筑梦想、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