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期再相逢
时维八月,序属初秋。8月16日,阔别母校三十载的近百位58K校友,怀揣着对青春的回忆与对“家”的思念,从天南海北如约相聚于沈阳药科大学,与母校领导、当年恩师共赴这场“30载沈药情 58期再相逢”的时光之约,开启了一场“母校的回忆”主题期队会。校党委书记高明宇,校党委副书记、牵头负责行政工作的副校长齐炼文,时任58K老师、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炜芳,时任58K老师:王英辉、张殿发、刘彦、李三鸣、潘卫三、孙铁民、王中彦、罗颖、王淑玲、臧运民、聂秀范、郭俐宏、许有军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友会办公室主任唐亚军主持。
温情期队会:跨越30载的奔赴
母校寄语暖归鸿

期队会伊始,高明宇代表学校向荣归母校的58K校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他深情回顾了校友在沈药求学的峥嵘岁月,高度赞扬了58K校友30年来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58K校友中涌现出多位国内医药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创办了“北京先通国际医药”、“北京康而福”、“江苏万高”等众多知名药企,担任龙头药企高管等,高度肯定了58K校友始终心系母校、持续反哺母校的赤子情怀。他介绍了母校在“一校两区”协同发展、学科专业优势、科技创新引领、生源质量跃升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蓝图。他表示,母校永远是校友人生发展的坚强后盾、情感寄托的精神家园、随时归航的温暖港湾,期盼58K校友在服务国家医药事业发展中蒸蒸日上、再创辉煌,诚挚邀请广大校友常回家看看。
反哺母校续华章

高明宇与校友代表姚俊华为“58K明德会议室”揭牌

齐炼文与校友代表徐新盛、徐扬进行捐赠支票交接
为感恩母校培育,58K校友捐赠冠名校本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为“58K明德会议室”(其名取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激励沈药学子发扬58K德才兼修、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传承。“58K明德会议室”将成为58K校友与母校之间双向奔赴的桥梁纽带,共同见证母校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重逢欢聚念师恩
三十载的牵挂,今朝得偿,58K同学曾经的辅导员与部分任课教师们如约而至。

教师代表张殿发回忆了30年前58k同学的求学历程,当年在校期间的趣事,并真情寄语同学们要继续发扬沈药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医药事业发展中展现沈药风采。

教师代表王英辉将饱含的深情融入散文中,细细描摹、娓娓道来,表达了30年来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他祝愿此后岁月,师恩常念、校友情深,大家相约再赴40年、50年的温暖归巢。
三秩归来话初心
这场跨越时光的师生相聚,让尘封的青春记忆在欢声笑语中重新鲜活。58K校友姚俊华、李树鹏作为代表分享30年的感悟和心声,宋明选作为58K毕业30周年返校的发起人代表筹备组发言。

姚俊华介绍了江苏万高的发展历程、产品战略布局、企业未来方向等,充分展现了沈药人的专业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感恩母校的培养、恩师的教诲。

李树鹏以身为沈药人为荣,感谢母校给予的沈药光环,感谢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母校老师、校友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祝福母校事业蒸蒸日上。

宋明选望着台下熟悉又亲切的面孔,话语未出,眼眶先热,他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对帮助支持他的校友的深深感谢,“没有沈药就没有我今天的发展,是沈药给了我金饭碗”“永远的沈药,永远的母校,永远的文化路103号”,他这跨越三十载的发言,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浸透着对母校的赤子深情。
卓越贡献传佳话

期队会上,一场特别的颁奖仪式温暖上演。为感恩校领导多年来对母校发展的倾情付出,58k校友集体发起设立了学校首个面向校领导的 “卓越贡献奖”。仪式现场,校友代表宋明选、唐艳旻将“卓越贡献奖”奖杯及58K校友集体签名的荣誉证书颁发给校党委书记高明宇,向带领母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校领导致以敬意,用赤子之心诉说对母校发展的深切感恩,谱写一段校友和母校双向奔赴的沈药佳话。
弦歌不辍薪火传

期队会的尾声,全体校友共同唱响那首融入血脉的《北国药苑永远是春天》。“马背上的药箱驮着昨天,我们的光荣写满万水千山……”。熟悉的旋律激昂响起,尽管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鬓角,但喷薄而出的爱校情怀却更加深沉、更加磅礴......
会前参观:领略母校新风采
走进校史馆: 回望来时路

返校之旅的首站,58K校友来到了满载光荣红色历史的校史馆。充满回忆的毕业合影、珍贵的实验手稿、记录着学校发展里程碑的展板……校友在一帧帧定格青春与奋斗的影像前久久驻足,重温沈药从江西瑞金一路走来的红色征程,感受“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踏入药草园: 丰厚沈药情

八月的药园,草木含情,校友共同踏入生机盎然的药用植物园,认真听取介绍,俯身细辨,指尖轻触熟悉的叶片,眼中闪耀的依旧是三十年前那份对药学事业最初的赤诚与好奇。
观科研平台: 共鉴新气象

随后,校友参观了药剂科研平台和化学原料药制药工艺过程安全评估平台,近距离感受母校在科研硬件建设与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上的快速发展。
相逢后记:根系母校情深绵长

今日依依话别
情谊山高水长
母校翘首以待
静候游子常归
文化路103号永远爱你们!